道家医方有如下鲜明的三大特点:
一是多为师传口授的秘方。除嫡传弟子外,不肯轻易外传,且在传授时,多要求弟子斋戒沐浴,焚香敬神,对神发誓。据传《肘后玉经方》是道士巢居子到东海苦心修炼20年,感化了太上老君,老君才命人口传心授给巢居子。武则天长安年间(702--704)巢居子又密传给贤德的弟子寒栖子。唐熹宗贞元八年(792)寒栖子密传给栖霞子卢遵元,唐敬宗宝历年间(825--827)卢遵元将此秘方写在宝轴上,授予他的得意门生隐栖子施敬之,再三强调“非贤仕不传”,传授时都要斋戒沐浴,立盟发誓,若轻易泄漏,“天殃将罚”这是古人认为最可靠的保密方法,现代人不足取也,可以“申请专利”,故用历史唯物观点或可理解之。
二是疗效神奇。如明代《永乐大典》引《江州志》载:唐代吕洞宾南游九江,曾在瑞昌见一乞丐双足攀挛,以手爬地哇行,20年不能起立行走。吕洞宾对这位乞丐说,我可以治好你的病,遂给一丸药令乞丐吞服,服后即能起立,健步如常人。
现据《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所载,选录道家医家验案9则为证。
1、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师(开封)大疫,有异人(道士)书一方于斋舍。凡因疫发肿者,服之无不效,其方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炙黄,以水二盏煎其半,时时呷之。
2、唐太宗的卫才人患眼疼,众御医用寒药清,加以补药亦无效。请孙真人诊治,孙真人据脉弦滑,月经三月不通,使用通经药,经行而愈。
3、江陵府节度使向皇帝进豨莶丸方,奏道:臣有弟研,年三十,床枕五年,百药不瘥。有道人钟真者,因睹此患曰可饵豨莶丸必愈。......益州张永进表云:臣因换龙兴观,掘得一碑,内说修养气术并药二件,依方差人采觅,......蜀人号火锨(豨莶草)茎叶颇同苍耳。谁知至贱之中,乃有殊常之效。臣自吃至百服,眼目精明,即至千服须发皆黑,筋力轻健,效验多端。臣本都有押衙罗守一,曾因中风坠马,失音不语与十服,其病立瘥。又有僧智严七十,患偏风,口眼斜,时时吐涎,臣与十服,亦便瘥。
4、壶仙翁(道人)治歙(安徽歙县)人吴洗,六月病伤寒,七日不解。他医投以补剂,热益甚,不出一夜死矣,洗之亲戚乃以问翁。翁曰:晚矣,将奈何?试入探其舌虽黑不硬,面颊虽肿,而咽尚通,则可疗也。乃入探视,如翁言,亟往见翁拜谒于前曰:洗今日之命危如累卵,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异路,长终而不得返。言未卒,相与唏嘘流涕,悲不能止,翁曰:人之伤于寒也,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服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今舌黑不硬,颊肿而隘尚通,则是经未绝而可活也。于是诊其脉且应,则为之火剂(艮卦类清泻胃肠火方)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并已,众皆以为神。
5\ 刘太丞,昆陵人,有邻家朱三者,只有一子,年三十余,忽然猝死,脉全无,请太丞治之。取齐州半夏细末一大豆许纳鼻中,良久,身微暖,气更生,迤逦无事。人问太丞:卒死,草方半夏如何活得死人?答曰“此南岳魏夫人方,神方救五绝病:一曰自缢死气绝;二曰墙壁屋崩压死气绝;三与曰溺水死气绝;四曰鬼魇死气绝;五曰产乳死气绝。......但用半夏作细末令干,吹入鼻中,即复生矣。
6\韩飞霞(明代著名道家医学家)旅居北方,夏秋久雨,天行咳嗽头痛,用益元散葱姜(巽卦类方)调服,应手取效。......此盖甲己土运,湿令痰雍肺气上窍也。
7、昔城中大疫,有白发老人教一富家人修合香苏散(香附炒去皮、紫苏各一两,陈皮、甘草各一钱。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日三服,戒荤腥酒肉)施城中得疫病者皆愈。
8、金山周弹师,得正胃散方于异人(身怀绝技的道士)。用白水牛喉一条,去两头节并筋膜、肌肉,煎如阿胶黑片。收之。临时用炙,用米醋一盏淬之,微火炙干,淬之再炙再淬,醋尽为度。研末厚纸包收。或遇阴湿时,微火烘之再收。遇此疾每服一钱,食前陈米饮调下。轻者一服立效。凡反胃吐食,药物不下(相当于今之食道癌),结肠五日至七八日,大便不通。如此者必死,用此方十痊八九。
9\ 昔蜀中一道人,童颜漆发,眉宇疏秀。自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神丹都漫说。唯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按斑龙珠乃鹿茸,鹿之精血结而为角,性温大补精血元阳。一董姓者,雍正三年初冬来求诊脉,其脉或两动一止,或七动一止,或十二动一止,或十七动一止。此心绝脉也。仲冬水旺,其何能生?姑定参芪茸附河车脐带枣仁等方(离卦类方)与之。服十剂,脉之歇止参差不似前之有定数也,又十剂而歇止少矣。又十剂六脉如常矣。
三是丹散多,制作精。古代游方道士兼医家居多,丹散剂便于携带;道家以追求长寿为宗旨。因而延年益寿医方甚多,这类医方又需长期服用才有效验,丹散剂则便于贮存和长期服用。丹散剂的制作相当精良,要求用道地药材,如枸杞要用宁夏中宁县产的,山药用河南泌阳产的,首乌要用广东德庆产的,附子要用四川江油产的等等。对中药的炮制加工也十分精细,如首乌要求九蒸九晒,连胡麻也要九蒸九晒。配药时除了要求净室,讲究卫生,古时还要求斋戒沐浴,择吉日良辰的好天气,以保证质量。
本书所介绍的丹药不包括道家炉鼎派所炼的铅汞矿物类金丹,而是指常用的丸、散剂。要用道家方药,首先得老老实实按道家的制作要求精制,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更为科学。
道家医方是道家医家不肯轻易示人的秘方,不少未被中医学收录。蕴藏在宋代道教名著《云芨七签》、明代的《正统道藏》、清代成都二仙庵的《道藏辑要》、民国肖天石的《道藏精华》、各著名道观中的秘本和道士手中的秘方,以及古医籍收载的道家医方,其疗效多神奇,故值得深入发掘、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