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玄论
点击量: 时间:2019-12-14
雷霆玄論 萬法通論
張善淵述
道法會元 卷六十七 正統道藏 正乙部
夫混淪,道之體也。太極,道之用也。二者之妙,虛無自然也。混淪之先,未有天地,先有是道。亦強名也。
一氣未萌之始,是為太易。
太易者,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見炁者也。
及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一杰磅磚,是為太初。
太初者。陰陽雖變,有炁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炁之始而未見形者也。
先天一物,分為二,無象無形逐念生,是為太始。太始者,陰陽交合,混而為一,自一而生形。雖有形,而未有侃Γ侨仗肌�
太始,形之始而未有侃φ咭病J菫樘亍L卣撸甲兌尚危味匈│而未成體,是曰太素。太素,侃χ级闯审w者也。
炁形侃叨茨芟嚯x,故曰混淪。混淪,道之體也。如是動極復靜,至靜之極,靜極復動,五數乃極,故曰太極。
太極者,太素備而陽變陰合,五行具焉,萬物生焉。是故太極肇判,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大道彰矣。
道者先天太帝之根宗也。道生一,玉清也。一生二,上清也。二生三,太清也。三生萬物,變化無窮也。虛玄之氣化高真,清明之氣化百神,剛烈之氣化六甲,柔和之氣化六丁,沖和之氣生民庶,陰邪之氣化鬼精,雜類之氣化禽畜,微冗之氣生昆蟲,陰陽之氣為雷霆,生育萬物也。
雷霆者,天地之樞機也。天樞地機,陽雷陰霆,樞陰機陽,雷生霆煞,雷善霆惡。夫謂萬物厥有至符,至符陰玄,乃職生滅。
柀θ隙币晃魉模舜髷抵妫醒胛逖伞@做锰斓刂袨牛试晃謇住Iw柀Ψ阶匀勺佣鴼w庚申九數,北方自丙子而歸庚辰五數,南方自戊子而歸庚寅三數,西方自甲子而歸庚午七數,中央庚子本有一數,復歸庚戌,又得十一數,共成十二數。五子歸庚,通三十六數,應三十六炁也。周於亥,亥子之交,再又始於壬子也。造化循環,周流不息,所以得九五之道者,雷霆也。
金長生在巳,旺於酉,五數也;墓於丑,九數也。
水土長生在申,旺於子,五數也;墓於辰,九數也。
木長生在亥,旺於卯,五數也;墓於未,九數也。
火長生在寅,旺於午,五數也,墓於戌,九數也。
壬子為柀Ψ街訛楸狈街础<诪槔祝秊轹赘秊槔做柫睢H蔀槔做郑麨槔做畷訛槔做凇<字杏屑海芍杏卸。杏行粒杏幸摇�
是故甲丙庚壬雷主之,乙辛丁己霆主之。
惟戊癸化火以虛其中,是為雷霆之主。
若夫九五之道者,雷霆之主。而柀ψ宰佣冉躁栆玻越y天地,乃能枯榮萬物,起滅四時。得三一雷霆之道者,三乃柀χ鏀担荒吮敝鷶担巧w北鄉子為雷局,柀︵l卯為雷門。其所謂三一,亦無殊於九五,皆雷霆之要道也。
雷局於北,雷門於柀Γ谆痨赌希琢铎段鳌�
甲丙庚壬為陽雷,乙己丁辛為陰霆。戊癸為雷火之司。
雷霆賴日之太陽以威,賴月之太陰以神,賴北斗為之樞轄,寶有自來也。
旱澇者,水火失度,陰陽愆伏,為旱為澇。旱者天炁下降,陽炁獨運,地炁不昇,亢陽炎燥,陽盛陰衰也。澇者地炁上騰,陰炁獨運,天炁不降,淫泛溢,陰盛陽衰也。
雷霆者,陰陽激剝,順而為雷,逆而為霆。陰陽合而為雷,迅而為霆。陰陽二炁,內外展轉,交相攻激,迅發而為霆也。炁聚神會,主生煞之機,故能擊物。
風雨者,陰陽翕張,故能調泰。狂風疾雨,陰陽變乖。風者,乾坤翕闢,猶素籥也,太虛之炁,噫而為風,隨天關轉而地軸發。故巽方地戶為風門也。虛谷生風,應候則五炁調平,違候則五行乖謬。生風作雨,熱之極也。南溫北寒,時之常也。或柀δ衔鞅敝D旋,忽晴忽雨,蓋由一炁之變動,天地翕闢之妙也。雲者,天之精神也。陽神受陰,精凝而為天;陰精受陽,神結而為地。陰精降而地不應,山川出雲。陽神昇而天不應,洞壑起霧。非陰陽之昇降,則為山嵐瘴氣矣。雷者,陰在外,陽在內,激剝而為雷,有聲而無侃σ病k娬撸幵趦龋栐谕猓l洩而為電,有光無聲也。雨者,天炁降,地炁昇,陰陽和,甘澤澍。霜露雪雹霰者,陰陽昇降交合,稟秋冬肅煞之炁為霜;稟春夏生育之炁為露,稟四時沖和之炁為雪;非其時亦乖沙也。陰陽交而不合,陰脅於陽,陽氣不相入,激而為雹。陰炁凝滯,而陽炁細微,陰炁不相入,散而為霰。霞者日出日沒之時,崑崙赤水之炁,倒影而然。其理日光射雲,容成彩色也。朝必雨,晚必晴。虹者,朝西暮柀Γ照账埃斓亟鶠E泱之氣也。赤地炁也,青天精也。夫陰陽和平,時和歲豐,陰陽交錯,日月薄蝕,此天地之常也。吁。天天也,地地也,蓋由二炁變化,遂使萬殊分張。水中有火,火能蒸水,纔到煞方,雷雨必至,此造化也,天機也、雷機也。雷霆稟中正之炁,運陰陽,主造化。天樞地機,翕張二炁於無象之先;陽雷陰霆,變化萬靈於有形之始。動靜之機而為變化者,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故人之最靈也。
古先聖賢,窮造化之源,探鴻濛之奧,參玄牝之冊,是謂天地根。故曰玄關一竅。
玄關一竅者,論耳跟口鼻舌,肝心脾肺腎,臍輸尾閭,膀胱谷道。兩腎中間一穴,臍下一寸三分,明堂、泥丸、關元、氣海,皆非也。
此竅無邊傍,無內外,無前後,無長短,無闊狹,無深淺,無大小,無柀ξ髂媳敝郑瑹o青紅黑白之別,不著物,不泥象,不增臧,無新無舊,無欠無餘,在吾身中之中,為神氣之根,虛無之谷,是曰玄牝。
實天地交界之間,陰陽混合之帶。詩訣云:此竅非凡竅,中中復一中。萬神從此出,直上與天通。人能通此一竅,則萬竅皆通,動一神則萬神俱動,真雷霆之竅也。
貴乎正心誠意,必使精混混而流轉,炁綿綿而徘徊,神融融而混合,心淵淵而澄清,自然真人出現。如魚居深淵,浮游守規中者是也。如此妙用,其義淵探。
師曰:一炁鴻濛,無光無象。五大變化,可道可名。粵從元始法王懸寶珠於浮黎之初,此義此理也,妙用彰矣。厥後宗師,凡書符篆之先,必聚精會神,於杳冥恍惚之際,運先天一點明靈,隨念而昇,結三花於頂上,鑽兩曜於眉間,注睛迸光,作一圓象:
此大道也,先天一炁也。包羅天地,總括萬靈。所謂金光四集,曷敢不臨之義也。或書符於紙上,則起乾,逆轉復歸乾而止,然後於圓象中復作一點,炒在其中矣。
此陽精也,自己元辰也。晃曜無邊,充塞宇宙。然後隨意書符於其上,入將布炁,發號施令,罔不周備。是知圓像之中,無所不通,無施不可。夫造此道者,修之於內,則聚靈為寶,超凡入聖;施之於外,則調陰燮陽,濟人利物。至於驅役雷電,制伏鬼神,抑其容易事也。吁。念頭未動,體性湛然。意炁纔萌,神當主一。萬法千經,莫外於此。
師曰:大道根宗,允執厥中,妙有自然,金光萬重。
師曰:神全炁壯,真精妙凝,點而化之,萬法俱靈。
又曰:諸法各有派頭,各分門徑。
唯玄關一竅,先天一炁,難比諸法各言派頭,各分立門徑,界限之拘拘然。夫靈寶、神霄、縱璣、清微、洞玄、太極、斬勘諸階雷法,至於諸階考召正法,各有家數,宗振不同,而玄關一竅,先天一炁之妙,左右逢其原,貫通諸法之說,古今之所不易也。
以此,或行功打坐,或召集萬神,必先澄其心神,使一身瑩净光潔,如琉璃瓶,如水晶珠,如大明鏡,內外虛徹。運先天一點明靈,隨念而昇,纔至妙門,便從兩目交視眉心布出,散於太空之中,圓陀陀,光爍爍。天門金光降集地戶,金光交接,中間雷光電耀,混一成真。吾身或坐於其中,行功入靜,持誦經睨,或立於其中,為造化之主,召集萬神,驅役雷電。從天門降,自地戶出,莫不威光赫奕,頭戴天而足踏地。如此大威德之神,聽吾號令,一念所至,妙么。自然也。
又曰:
神者,在天為雷,在地為火,在人身為神,在腑為心。
精者,在天為雨,在地為水,在人身為精,在腑為腎。
魂者,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身為魂,在腑為肝。
魄者,在天為電,在地為金,在人身為魄,在腑為肺。
意者,在天為雲,在地為土,在人身為意,在腑為脾。
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為一神,呵炁為雷也。
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為一精,吹炁為雨也。
以我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魂為一魂,吁炁為風也。
以我之魄,合天地萬物之魄為一魄,咽炁為雷也。
以我之意,合天地萬物之意為一意,呼炁為雲也。
耳眼口舌鼻,精神魂魄意鑽簇各向中央,化作先天炁。如此,则風雲雷雨電莫不由一炁所生也。因炁而生,炁由心生。天地即我之天地,萬物即我之萬物。我因天地而生,天地因我生也。存神伏炁,炁聚神會,皆由自己之神,合天地之神也。
又曰:以此書篆符章,必先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炁,合彼之炁。精以禦神,神以禦炁,炁以禦符,符以禦靈。此作而彼應,此感而彼靈。初不勞乎苦志存想,亦不勞乎費力作用。但不過行一炁於先天,運元神於自己。靈者從其自靈,不必問其所以靈,應者從其自應,不必問其所以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悲夫,不知無為之妙為真功,不知自然之妙為上道。知而不明,信而不及,於道遠矣。吁,不得已而言之。澄澄湛湛,息羣動於一靜,斂萬有於一無,使吾神炁歸海,元神發現。握筆對心,瞠目視之,運身中神光從兩目合於眉心,注睛迸光作一圓像,然後於此書符。此光如電耀,如金蛇,隨吾所書符篆,繞筆飛動,閃爍燦爛,從微至著,漸漸廣大,充塞宇宙、變化莫窮。如是,則一點靈光通天徹地,妙合自然。神機應會,一靈萬通,貫諸內秘,變化無窮。非人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