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
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也。 我现在重新开始对“天”的认识 古人有句:仰观,俯察 对天的认识,我国有三大体系 盖天学说体系 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象一个盖子把地盖住 这个学说创建了象数 很多数学来源于它 一个是浑天学说 整个宇宙就像一个椭圆形无边无际,混沌状态 整个宇宙就像一个椭圆形无边无际,混沌状态 称为玄黄 这就是道家创造玄学,气化论的基础认识 这就是道家创造玄学,气化论的基础认识 在一个是宣夜学说,后面就运用的少了 在古人把握对天道的阴阳气运认识上,是有三个立足点 首先都承认的是太阳为阳,月亮为阴 太阳的运动为白天,月亮的运动为夜晚 白天与夜晚,是以站在地球上观的 以太阳为主体的运动法则,称为太阳历 以月亮为主体的运动法则,称为太阴历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法 我们再进一步的阐明,历法所进行的一切运动周期,及太阳与月亮的各自为体的运动周期都必须尊循黄道 黄道就是: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各占七星,统为28宿星 且北斗九星是立为中央 这个学说体系,至少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 古人将28宿这个一圈的自然气运轨迹称为一重天 这个天就是大罗天 庄子称为六合天 通往其它天际靠河车 北斗为河车 古人是借喻这一重天来认识自然观及一切气运的品物流行 因此,以北斗与28宿星为主体的运动规律下所产生的一切运气下的学说统称为天道 这个学说下的主体气运就是五运六气 日月及其它星系都统一在这天道观的有序性开合下 统称为天体运动,视为天运 中道观就是这样来的 天体的运动一切气机还有一部分是继续向上升的 那就是内聚升华 在就是向外,向下释放 要圆满盖天学说,古人就加了一层 天道与地道 地道原是以方为论,后以圆为论 因地球还有一半没有出一重天 还在黄道周期里面 那么我们研究天与地的关系时 也就是这个空间时,也就是一半 所以地球在方的平面上,接收天道一切星气的运行气化都在这一半 这一半就是小周天 以太阳与月亮各显一半的周期 因此道家一派坚持浑天学说,以黄道为主题的依据,站里月亮为体,来阐述周天论 月体纳甲学说就是这样来的 由此,甲子六十的体系是依据这黄道体系来的 紫薇斗数,太乙,奇门都是依据这来的 还有大六壬 紫薇斗数是代表研究天道各星球在黄道上所运行相互间所发生的气化关系 一切都在象中 故此,黄道之内一切在象中 古人研究的层次在道家中已是上九重天了 这一重天以上的万物之象是没法以科学依据来论证的 全是所知的气化之象 现在人做事说话,要以体悟来阐明的 很多人的智慧,都在天上 这是因看过去的神话太多了 我们不能说它对于错 总体是不现实的说法。 我们现在研究的物象,是要可论,可据,可行,可体悟的 这就是要为现实服务 因此,天道中的天运它的不断的衍化,就是造化正个宇宙 所以造万象 生化万物 而现在要为人服务呀 那么首先要肯定人是天地之间气化下的产物 人因生存在地球之上 是有体形的,垂直体行的动物 肚脐以下是应化地道之气 肚脐以上是应化天道之气 这天道与地道之气是怎来的,是五运六气学说下的演化论 五运之甲与五运之己随六气,同步天道与地道之中 因地道本在黄道上 地球围着太阳在黄道上转 太阳是围着黄道转的 至于天干与地支它代表什么象 我前面说过复杂 十干是代表黄道天体里面主大象阳体之物象 地支是代表黄道天体里面主大象是阴体之物象 就因数的阐明,很难 它不像西方的数为有理数 数是表示时空的关系 数是随象的,象变数变 西方学者,难以搞明的就是它,数 数因象变,就是=现所研究的幻方 所以,历法衍绎下以六十年为一周期 是黄道下的 所以是黄历 最大的一周期是360年 再就是180年 再就是六十年 五运六气就是黄历气下的展象 司天是按六次展象,故称为六步 五运是随六气展象的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大纲 由于古人有补明了地道也是圆的,也有六十的周期 古人定地下的一切气运定为幽_ 地上定为明 一切幽灵鬼怪都因地下之气的影响 奇门遁甲里面本有这地下一套学说体系,唐朝后被抽掉了 大六壬是站时运,阐天道应地道的物象研究 奇门遁甲是站时运阐地道应天道的物象研究 太乙本是站在黄道,阐演一切物象的运动周期的 我们所说的时运是日月往来下的 昼夜气运的规律 是按一岁一个周期 过去是按月亮十个月 十月怀胎是月亮受孕的周期 现在注意是阴阳合历 是按12个月的 黄道作为天体,是椭圆的 不是360度 是365度有余 实际我们一切的研究都是5度的里面时空 因360全可以化掉归零 所以这一切就是都为了人道的生存 所以今年在黄历中出现是乙未年 它是年号,是五运六气中衍化出来的大象,天体的气化大象 所以要在这个年号的大像气运中来观天地升降之气,与日月往来之象 过去是将地之象视为静态的 套上地道六十甲子后就是动态的了 但日月往来所受北斗所指之象是不变的 但昼夜有变 这就是因运动的关系 故此昼夜就有了长短之论 日月的往来之周期的象不变的 大家又要注意,太阳它只尊循黄道的周期的规律 月亮本是围地球转 它在最外围 它的运转要穿过九道 地球的自转,是依赤道的 也就是说月亮的运行有就此与其它轨迹相遇 有九次因此道家的学说体系是依据月亮为主体的 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最大 当然太阳也对地球产生影响 因月亮是围地球转的, 也就是地球接受月亮的影响面很多 地球对太阳来说,就是受光面 受光面为阳,背光面为阴 但月光给人也受益呀 不受光面也有物体呀,它也在生存呀 因此这一切都纳入周天气运学说里面来了 司天,子午,少阴 它的属性就是火 这就是指的少阴这名词的命名 子与午就是少阴所展的象 这一对相冲的气, 是由中而分的 子午入经络就是标 火就是五气的内在之象 这火的属性是本元的,是在天运间的 这火的属性是本元的,是在天运间的 所以称为本 地平线是以寅申为刻度的 卯酉是天地气运冲和的中间刻度 天地气运冲和,若在当年,地气上升过于卯宫 地道必定太平吉祥 因此道家的学说体系是依据月亮为主体的 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最大 当然太阳也对地球产生影响 因月亮是围地球转的, 也就是地球接受月亮的影响面很多 地球对太阳来说,就是受光面 受光面为阳,背光面为阴 但月光给人也受益呀 不受光面也有物体呀,它也在生存呀 因此这一切都纳入周天气运学说里面来了 司天,子午,少阴 它的属性就是火 这就是指的少阴这名词的命名 子与午就是少阴所展的象 这一对相冲的气, 是由中而分的 子午入经络就是标 火就是五气的内在之象 这火的属性是本元的,是在天运间的 这火的属性是本元的,是在天运间的 所以称为本 地平线是以寅申为刻度的 卯酉是天地气运冲和的中间刻度 天地气运冲和,若在当年,地气上升过于卯宫 地道必定太平吉祥 古人把这一切都已经推步出来了,都以六十年的周期里面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五运六气 要明古人是怎推出的,它的规律与法则是什么 是如何推步的 这一切都是在有序性下的运行,明白与把握了就知如何去避化了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与掌握的目的 举例,我每当月亮在周期运行中逢13身体就有反应 有昏眩不安之感 千万不能去误认为有病 千万不能去误认为有病 这本就是很正常的感应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常识,至少免自己去折腾自己 很多人生病都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很多人生病都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因此我今天啰嗦出来的话,就是来证明,天道的天运为中运,与天道甲子及地道己卯它们之间的关系 天道与地的升降就是形气 日月的往来之象是不变的周期规律 四季也是常道 春夏秋冬 有与气机的运动有太过于不及 所以春会是不得令 出现反常之象, 这就是灾劫 因春是三个月 三个月又套上一个名词:孟,仲,季 古人落款,春,孟月 就是指的春,寅月 因此一年又称为四季 因此形气学下的象数学 是看相算命大师们必然了如指掌的 但运气学进入时令,就糊涂了 这就是因象变数也变 所以五运六气它的五行气运规律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这是天运中的规律与法则,变不得 时令即是四季的法则: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这也是不能变的,也是规律,也是法则 天地之间的冲和之道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这子午与南北回归线有关 我这一概的都描了一下 错不得 这上面的基本理解一错,后面必犯糊涂的 满脑子的思维就会打架 我今天讲的全是正向思维 自然观下的自然法则 一到运用起来就有反向思辨了 我们回过来,要理解现在的中医都已是学府文化了 道医的精华确实实在民俗与民间文化里面 因它有隐学的一面 感应学说,这一门,谁能去证的明白 因大运下的背景不同 再一次说明,周易,连山,归藏。全是在认识黄道这个天体下的卦象学说 我推荐的几本书,就是一个学说体系下的 我们研究的宗旨是一切学说都要为现实作指导 这就是理法并举 比喻昨天说的,三阴三阳的经络为标 没错,但不完整 要阐明三阴三阳是时令形气学下的 本就是感应 外感内应 当各人的修持炼己合道了,就是内感外应 三阴三阳的经络是在肺的魄气下的 肺主皮毛开合 百脉朝肺 由肺传感于五脏 五官受制于脾 脾主意 意控制四肢
1月24日
我今天再谈什么叫象数 象数是出于易经 易经的初始阶段,是三爻卦,为本体卦 这个卦中的象是大象 爻象与卦象是统一的 两个本体卦组成一个卦 这个卦象也是大象 这卦就是纯卦 八纯卦的爻象已是六爻了 构成了阴阳动态的互变关系了 构成了阴阳动态的互变关系了 因此就形成了:大象,小象,物象,意象 所以任何一个六爻卦里面都涵盖有这四象 这就是象的由来 任何一个卦象都可以因时空来进行有序性的组合排列 这就是数列 九宫与八门就是数列阵 谈天道九宫为体,八门为用 谈地道,八门为体九宫为用 用,就是象的运动数也运动 在我国象数学,有很多的体系 都因象数的序列不同,体系不同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结构体 五运六气是源于什么结构体呢 是源于九宫八卦的结构体 数列的排列有序性,是根据事物的起与终的周复循环 当干支出现后 九宫八门的数理就出现了, 必喻乾卦,初爻就安上了甲子 那么乾卦的初爻就是甲子象的特定数位,初九 甲寅就是乾卦九二的特定数位 这就是易经的象数学 在天道以九宫的开合为体 在地道以八门的开合为体 这就是我昨天说的形气学 但要注意精气学,是由中宫开始的 精气学为太一 太乙 现在社会上都在用的是象数学 九宫与八门的理是一样的,不同就是象数的序列组合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 八门位于地道,坎子,艮寅,震卯,巽巳,离午,坤申,兑酉,乾亥 九宫应天道:一、天蓬;二、天内;三、天冲;四、天辅;五、天禽;六、天心,;七、天柱;八、天任;九天英。 但旋转开合不同 八门也有上合天道,九宫也有下应地道 故此天道有九宫八门,地道也有九宫八门 但是天道与地道的体用不同 八门应天道为八司 地下九宫:一、地元;二、地阜;三、地仓;四、地刚;五、地 黅jin ;六、地魁;七、地晶;八、地壮;九地彤 ; 这里进一步阐明天道与地道,各有九宫八门 记住这里面的数列都是相同的 只是旋转与开合不同 因此天道里面本有阴阳冲和,地道里面也有阴阳冲和 天道与地道又有阴阳冲和 故此地道有三阴阳阳,天道里面也有三阴三阳 因此套卦象,天道里面有八纯卦,地道里面也有八纯卦 天地阴阳升降冲和化生万物 故此:道生一,本元;一生二,阴阳,天地;三生万物,是合而再生 它们都秉于中道 即是秉于五元 今天又深入了一步,再不会搞糊涂吧 精气通过象数进行衍化,再而演化,再而繁衍 象变数也变,象不变数不变 这就是易经的哲理法则:变,不变,互变 这些,明白人就全套入罗盘里面去 你们就可以自己去制一个大盘子了 因很多看不明罗盘的人,就因不知这层次的关系学 我谈的是整体架构 这就是象数的结构学 抓结构与序列 各研究的门宗体系,合不合这 不合就说明哪里有问题,要证出来 这就是九宫八门体系下的象数学说 故此,五运六气是在这个九宫八门的象数结构体系下的演化 由衍化,进行演化,再生繁衍 但抓的不是数,是气 主气在哪里,客气在哪里,间气在哪里 再深入的就是精气藏在哪里 因此地道之气通过自身的阴阳冲和后,阳者上升 阴者下降 阴者下降那必是到阴的极阴之地 因此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简单的升降的 因气机在升与降的过程中是有速度的 有快慢 这在五运六气的整套运算中都描述出来了 这一整套体系就是坤为本体 整体体系即是与归藏易吻合 我们修炼者目的就是化血 以达化形 故此在丹道里面,炼魂制魄,与炼魄制魂,是阴阳的互化 都是在积精累气的聚化过程中 这就是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因此说手足的三阴三阳 与天道的三阴三阳及地道的三阴三阳 在时空里就是感应 同步了,就不生病,不同步就会患病 五脏应六气之本也是一样的 这就是标与本在时空里面同步运行 我们要查到病因是在标还是在本 是寒,还是热,是虚,还是实 深入就是交杂 病一进入交杂,人的脏腑与经络等形器就会出现问题了 当一进入形器受损,人的寿元就已是在减寿了 轻病以年为计算,重病就以日时来计算了 所以名人道医,抢救疾病,是会算的 不出15天的病,无法医治 因五日一候,三后一气 候 所以即是一个法师能消灾解厄,也是必在大难来临前15天下手 这都是法师里面已经是把握天地之道精通的人 因此,为什么要研究天地之道,就是要找到精气所藏之地 生化之位 去疏通 去培补 那么发生的意外也在这里吗 发生意外就是煞方呀 气机受制了必是煞方 就要化掉 坤卦的初爻是乙未 这是出于京房易 天道与地道三十对,在王冰《玄珠密语》中有阐述 一个倒转就是六十 这可能与南北回归线有关 天与地道,在宫位上是隔三个宫位 在地支上看 这又要慢慢深入 因五运里面阐述了精气的藏象 象数学,只抓形气的生气方 差层次 我们研究的是综合体系 太乙,六壬,奇门等都在里面 我们所以是在整理唐以前的象数学 是象数与象气的转化 抓的是气 象中气 谈数是完全变化的 但数列是相通的 一宫为坎,不变 坎是水,一宫天蓬也是水,天上水,与地下水 记住水是属性 几本书要读完 我这里讲的,很多外面没有的 他们没有顾及到这里面 因有的专家易经知识层面不到,这研究很费脑与时间的出成果很慢 一进去就是几十年 我牺牲了多少去享受的年华 为了这一个理想 研究通卦气论 大家一定要注意,天道与地道,是有差的 地道的地球运转自转是在赤道上 赤道与黄道不是平行的差三十度 地球是围太阳转,走黄道 所以黄道是椭圆的 但地球在运动时,冬至是由南回归线向北归线移动,这就是冬至与夏至 这是时令,所以司天在午,在泉就在子,这是时令 每年如此,大家要注意
前面说过象数学已经成为一个系统 也经过了上千年, 列为占象学说 象数是离不开九宫与八门的 任何一个组合的卦象进入九宫八门后就可以展开为十六象 因此九宫八门俗称为天罗地网 一切事物进入卦象组合成象数后进入天罗地网中,通过大象,小象,物象,意象的方法论,类比 都可以展现出来 我们却是研究就推宫步气学说 它由于对外传播的很少 又要在象数学的基础上 比喻木, 木有形气,精气再归本元真性之木 但即是木也分木性下的五种 古人只举了一个例子金 金银铜铁锡 所以这个归类从属是要下功夫的 比喻土,我都都知,有石头,有沙,有泥,有土 古人阐明的是万物万事中都有五元素 是事物能够上下左右转化的基本条件 因此归中才具备这条件 所以称为五性 比喻一盘散沙 他不能形成凝聚力 刚再强 必要柔来合 阳再旺,必要阴来调 这就是阴阳冲和之理 它就是道的应用 古人将道转化为应用 通过理转化为法 法就是规则 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 古人谈的这法则是自然观下的 而不是天地冲和后所产生的万物之道 因此万物之道,有可以改变的部分,有不可改变的部分 因人是生存在杂象之中的 人的遗传基因经过了多少千年, 我们站在这个立场与角度去进行研究,我们不是在搞迷信 就昨天的六壬课 一切占法,都必要再动则占,不动不占,观象较为准确 想求事业的变动,就是官爻,要出现要发动 要没有就要看印能否生辅 再没有就要看财能生否 其次看比肩 喔,象数学就感到难,那推宫步气就更难了 因此没有象数学基础的人,听我讲就是听天书 象数学还必要在三绝式的基础上 我也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 我不断的在整理推宫步气学,还在不断的梳理象数学 大六壬课中的应期很难 一般应期,要看初传的 因大六壬 这就是源于九宫八卦 要尊循九宗八门 因应期,必要看三合,六合,过空 凡是末传生克初传,结果都会转好 这就是化回头生克 三传可以理解为动爻 是一切事物的初、中末
1月25日
是思想观上建立在神明体系 从中国哲学走出来的人,现进入宗教神学, 就是大家所说的有无相生这个哲学理念 也就是走归真的路 元气论作为现在说讲的精气论就是魏晋时期的玄学 在现实的社会时期,应该提倡道统文化 就最近我谈的象数学 这儒家与道家共同在探研的 称为玄儒思想 但根蒂在道教,这就是卦气论 隐为道,显为玄儒 黄老思想就是玄儒思想 儒家与道家的思想观方法论还是有差别 儒家是将天道观建立人道社会的以君臣制度 这就是儒家在研究人为下的制度 迷信观念是必要清出的 说白对于装神弄鬼的要严厉打击 我们就谈感应 在正己,正念,正行下有感应 若心虚气弱下也有感应 我们就简单的说象数学 若占象出来是辰 辰就是一个象 辰可以说是天罗 遇煞星坐于辰上 就会认为在家里的东南方有鬼崇来害 断者看得见吗 中国运气学说,是有周期的高潮和低潮,高潮时,如果稍微明白其中道理,加以运用,就效果显著,但在低潮时,道理明白的不深,用了效应不明显,就会陷入迷茫,自己再解释不清楚,别人就会说其为迷信,明白运气学,就是明显隐识其时的时机,就是明运气显隐的规律,就是明理,这样自己就不会迷茫,迷信。所以,关键还是明理,穷理。 这就是我昨天说的,卦象有大象,小象,物象与意象 鬼神论不就是意象吗 任何人,心虚气弱都会感召 心虚气弱是忧郁症病患者的前兆 2015年将面临心肺病人死亡率较高的年代 那我这样的提论是迷信吗 大运凡太过之年均在大寒之节前13曰交运,不及之年均在大寒节后13曰交运, 为什么是13日,不是14日交呢 这是因为太阳与月亮他们的运转周期不同步 天道是13度的差 是以在黄道上来论的 全要统一在黄道呀 这是古人观天象而来的 这是迷信吗
我前面已说了呀,天道有一个系统 是以甲子开始为周期的 由它进去深入,就是天文,天象 凡是纳入12辰次的都是进入道统 不纳入12辰次系统的即是随机占象 八卦的形成因八方 因此天地定位 乾卦为天,大象为刚 坤卦为地大象为柔 乾卦为阳,坤卦为阴 一切物象都由刚柔与阴阳下的变化而成 这就是易经作为中国哲学的范畴 我们大家的认识论进入这个思想层次里面了吗 将乾象喻为马 物象不就出来了吗 以马为健 意象不出来了吗 若学占象法的,连彖象基础知识不懂 我们学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知命握运 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住 你还能去指导别人? 哪一位圣贤都不是在完善自己前提下 指导人是要付出的 不收钱下,搞研究可以 中国有句老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我的五运六气理论是围绕道家易经的 最后揭示的是《归藏易 以坤为本体论 》 道家思想是尊地,尊月 以身为本体 强调的是自身洁爱为立足 以有余而作奉献 我自己都是站在社会生活的最低生活线上了 说白在坐的人都比我有余 尽管这样我还在奉献 有人会赴我这路程吗 我还是再等 能有两三个象我这样的傻子就足了 研究黄老思想呀,也没有要你们出家,有家的人 不要走宗教 好好在社会做个学者 好好立足于人道 传正学于后代 也是家族宗门有幸的 好好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不然下一代更是文盲了 道教与道家的祖师们都有社会阅历的 看不淡社会的时候不要进观里,后面还有,没有学识与技能的也不要紧观里,社会形势变了,道观里的要求也高了 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这都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
五虎遁就是每隔五年正月的干相同。如甲年正月为丙寅月,乙年为戊寅月,丙年为庚寅月,丁年为壬寅月,戊年为甲寅月,己年又复为丙寅月。所以成为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 这不是老师所教的吗 是呀,这你要问得确实很多 干不会寄干宫的 就像你们要到深圳去,那里有舅舅,先在舅舅家里住下来,就是寄的意思 但市长是不会收留的, 没沾边的人也不会收留 甲己为土,寅木赖土而生存 寅为艮宫,艮宫里面含丑土 上表中可以说明月干之气为形气 年干之气为五运之气 但年干也含有形气的属性要双重看
再继续谈五运与五音的关系:五音为宫商角征羽 甲己为土宫音,乙庚为金商音,丙辛为水羽音,壬丁为木角音,戊癸为火征音。 甲为太宫,己为少宫;庚为太商,乙为少商;丙为太羽,辛为少羽,壬为太角,丁为少角;戊为太征,癸为少征。这就是五气化为五音太少的关系 这就是承天之道 这个天可能是与宇宙的再上一层次 大希之音。 吕律学出于这名词的 专门阐述的是:气有厚薄,声有长短,音有高低 这就是天道六十甲子里面的 我前面说过我们学的是象数与象气的转化 我拿出这些,就足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道教 最上一层的北斗罡气学看来我这生是完成不了对它的整理了 我能将五运六气整理出来,用以道医实证中去,就已知足了 我只是在做好我的每个过程。我们的文字就因象形、结气逐渐发展过来 读音中反应了气的厚薄,长短,高低
1月26日
天元玉册天之五行王冰解释的以木为始 以地对应时令,就是春夏秋冬呀 甲作为形气是甲木呀 象数学里面甲都是木 甲己合才为土 五运进入时令都是以木为开始 但五运就作为客运 司天为客气 每一年的时令里面都有天道六气,地道五行形气 五运进入年盘内首先已经以寄宫方式潜了 年干的运气只是代表客运之象。 今年是乙未年,乙作为五运之不及之金,潜入辰支宫中 未为司天之太阴 太阴为湿,就是今年的司天本气 标是什么呢 ,湿 。我们人体的12经络,首先是应天之周期的 12应月上 是一年之气 12经络为标 应太阴湿土 后发展到应变一年内,每日之五行 12经络才运用在时上 一年之内即是在六步气之下了 前为大象,后为小象 但周期频率是同步的 在场效应学中,只是大小不同 大引力与小引力 你们不是要以科学吗 我只能说是相似 象数学是以抓象为主的 前面我已阐明了,象变,数也变 那么气也变,气变就是隐与显,再就是化 因父-子-孙,气是通的 自然之理 现实社会的人性,儿子是不会领老子的情的 在人性中,老子阻挡了儿子的发展,就要灭老子 天道观,没有人性这私欲 老子气不当显自然流向儿子与孙子 。五气,本真气 真气秉一 由一而分,有刚有柔,有阳有阴。 刚柔,阴阳,就是是气中的变化之源 ,变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我们研究气,是不是要知它,要明它 刚就是太过,太过就是强 柔是不及,不及就是弱 性情也出来了 性情是意的表达 所以:大象,小象,物象,意象 都在一卦之中 换句话是在一宫之中 有八个宫,应天之道 一宫管三卦 24节气统了 八宫应八节 这就是大象。 因子午卯酉,归为真气 才是正 十干不寄四正 是因为本出于四正 十干随12支而显,必要随12支而归 因此十干之气的本元才是真正的先天 这出于河图呀 比喻今年是乙,不及之金,应音为少商 今年的商音不合调 今年之商,应西方 又应兑宫 金本为白色,所以白为不洁之气 西方可能会出不吉之象 这是在天道之显象,要应地道呀 这古人早都验证出来了,在大象之中 地道也有周期呀 地应天相差30度 地与天的冲和下,才是人的气机 那就要应月下呀 阴符经也是在研究这天地之道呀 几百个字,把住纲领 一切在刚柔阴阳,天生,天杀之中 这就是象气学 所以当月的生旺衰囚 是日之所注意的 年为大象之主,日为小象之主 月为大周天火候 一年一周期 时为小周天火候,一日一周期 火候不就是运吗 再放大,大运,十年一周期,三十年一周期,六十年一周期,180年一周期 360年一周期 我们很多人,把形气当作真气 认为自己结丹了 若真是结丹了,已经是能把握生死了呀 这就是古人讲的“幻丹” 因此我们研究五运六气,首先在养生学下是有利于人身生理健康的 不知五运六气,何明养生之道 这就是我要下的第一个定义 道家的祖师们个个都明 不明五运六气,何能实施在天道观下的正确辩症施诊 很多名医都知不讲 每个大运中都有主运客运 每一年中地道还有区域之说 每一天还有人的秉性之论 贪嗔痴的人得了某种病就是好不了 越结越重养气不得法,偏持,就会影响 这就是先注意未病之因 气的开合 但任何人要承认,人的形体是在一天天的衰退的 体力是在衰退的 这是任何人将要面对的现实。
1月29日
今后中医的交流理念会变的 要知现实社会的物欲时代,还会是进一步的扩张 也就是资本运作的时代更会深入 资本的拥有是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的保障 黄老思想本就是与时俱进的 这就是形气学下的 古人都已把握住了精气的循环了 人还是在天地之道的形气论冲和内的 谁能够突破 人的形体是有限的。
五气图 这个图是后人修改过的 第二圈,28宿是黄道 最外一圈,本应是黄道十二宫位,也称12宫 比喻宝瓶宫,金牛宫等等,是12宫位的天宫代名词 现在的图又加了纳甲法 合为24 应24节气 上面就是五气出于中黄道 道教有一句大道中黄贵 中黄就是五气 那么这里面的甲与己 就是我们在时令的当下站在地球上所观黄为甲己的现象 甲就寄宫潜藏在寅宫里面 这里面出现了东北艮宫,必然就是络书的展象图 那就是九宫之体位了 所以这副图视为时空图 我们学习首先要会看图与识图 这图是展示图,不是应用图 若从学者,要去把握这图的应用,那必然要承认,络书为体 应用图是12宫位图, 因此这幅图里面是没有谈太阳与月亮的 只能是描述五气生与成的行气由来。 启元子截法
伏自太极初判,开五运以更迁升降,肇形配三元而定纪,清浊乃分于天地,寒暑皆禀于阴阳。六炁交司,万化皆备。逆顺经纶于九室,客主昭然。高低纬布于八司,丰山预兆,究穷本此 这就是王冰的几句话,而概括了这五气图 逆顺经纶于九室 九宫称为九室 五运为主气,六气为客气 分别在九宫中飞星 有顺进之法,有逆进之法 高低纬布于八司,这句话,高者天道也,低者地道也,天道有八司,地道有八门 纬,是指依序于天道之经纬,而分布于八司与八门 天地间的一切气息由来,都秉于此 这五气就是本元气,就是真常之气 本元之气就是精气 精气衍化为刚柔,阴阳 精气无形无象无位,随六气而布 精气衍化即是五运,五运为主,六气为客。 第一篇 求五运始见,首基化源法
天运动也,五行真气,数基化源,自太始开辟,首甲定运,迁临至今,无有休息,终而复始。自天地万物,分阴阳,辨方位。清浊既分,升降以定,运气递迁,即天始于甲,临于子 地首于己,临于卯。己是甲己之间中见土运,在五运为首基之化也,作五行之化源。盖五行以土为尊,故配中央也。
数周四方,各一运复居中央,一共成五,作天元首,即为土、为首运。其数一,自道而生,从一气化也。自一气而生清者为天,浊者为地,故坤道先祖土称作五行之宗祖,六气之化源,首甲为土运,以甲生乙作金运,乙生丙作水运,丙生丁作木运,丁生戊作火运,戊生己作土运,盖土及火之子。
次己生庚,复作金运,庚生辛复作水运,辛生壬复作木运,壬生癸复作火运,癸生甲复作土运。周而复始,至今不绝,递相生也。
余即运本而为土,土附四方,返中为五方,各一而成为五。
故道生天地俱配土也。既天门总成六戊于西北,地户集六己于东南。故五行生于太极之之中。俱附于土,既太始混成,五妊养与坤土,中分布于四方。
水为一者,在太易时,始变暝暝而黑。玄武之象,暝暝而黑,合一数也。 黑色久而变明而赤,黑色一百万年始变成赤色,既作南方朱雀。赫赫之色,次二次变赤,故火数二。
后变苍色,青龙于东方,既三位。震卦之位。故三数。苍色已久,变白色之皎然,赤色一百万年后变白色。生一岳西方,白虎于右,次四见之,故金数四方始定。四方配四象,皆自土生,兼后中央,变黄色,白色一百万年后始变黄气而至大成也。
太极统养,共六百万年方始开辟,故五行之数,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是也
所谓成数者,即四方皆附土而加五,如水一附土加五成六也。水居北方亥子之位,得六十日水化,附于季冬丑土一十二日。共妊七十二日,即丑土正旺十八口,共冬三月,故土数五,始成六也。 这里面就是详细的阐述五气 古人将天已经认识到一切是运动的 天就是一个运动之体 古人这讲的不科学吗 中国的科学不去深研,反去求西方的科学 应西方科学可以,不要去求
火二附土加五成七也,火居南方巳午之位,得六十日,火附化于季夏未,正一十二日,共王七十二日,即未土正旺十八日,共夏至月也。故得土合成七数也。
木三附土,五加成八也。木居东方寅卯之位,得王六十目,未化附于季春辰土十二日,共王七十二日,即辰土正旺十八日,共春三月也。故得土数五,合成八也。
金数附于土,加五成九也。金居酉西申酉之位,得六十日。金化附于季秋,戌土十二口,共王七十二日,次即戌土王十八日,共秋三月也。故得土数五合成九,即先北后南次东及西。土不成者,附于道也。前土称一,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道自虚无而太极,一也。太极生天地,二也。天地生五行,三也。三生万物,皆自五行始为己丑,次有黑炁横于丙(谓丙寅);次有青炁横于丁(谓
丁卯);次有赤炁横于戊(谓戊辰);次有黄气横于己(谓己巳)终而复始,至今不绝。
故甲与己合,共见土运;乙与庚合,共见金运;丙与辛合,共见水运。丁与壬合,共见木运。戊与癸合,共见火运。即上司天、见在泉,中五运,命曰三元也。
因此,我讲的道与理都在这里面 大家读书学习,一定要明理,要去参悟 传上来这些文,就是要大家更进一步去明上面的那一副五气图 所以要明这里面的文理 由水一开始就是形气的生化了 这形气的生化是木的根 将天地之道又作为内 水生起源于冬至 夏至就是火了 水火,就是有无相生 它们既可以有形,又能够无形 所以它们就是一切事物的转化 成数即是衍化向演化转化 由六开始 一是水北方水,六也是北方水 这上面都是理念。是自然的气运法则 不是应用 但必须要熟透的把握 太乙,奇门,大六壬,就是应用 太乙本功用,就是要将大的元运,在展象中能够瞬间的连接起来 它就是历法的承接运用 简单说就是统计与换算 通常就是纪年体 历年以来的运气差误,要通过太乙来调整 五运六气就是这历法间的品物流行 气有差误,运气中就有差误 少一个时辰都不行 古人是多么的严谨呀 我们一定要明白五气图是一个时空图,表面是平面的,但实际阐述的不是平面的 若将它作为平面来看,那就完了,就永远模糊不清下去。 不仅仅是二维、三维 而是一个多维度的时空 四面六体,就是多维了 由于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进入不同的时空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条件 开始是徐驰无度杂乱无度混沌一团。
奇门也是再纪年体之下的 要把运气的衍化通过演化,一直落到日时上 所以又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顺天道的中道气通过演化,一直要到日时上 通常说要合度 合度了一切大象小象都出来了 后面就是揭示了,想找西瓜的形气,就可以提西瓜的形气 想寻马,就提马的形气 故此万物中的一切象及形气都可以推演出来 注意不是绝对的象气,是相对的相似的象形气 时空中所有的衰减都归于在中宫里面。这都是基础知识呀 干支五行衍化 衍化就是大衍之数 五十有五呀 一五为天,一五为地,剩四十五为用 45日为一宫,管三气 45乘八,就是360 这就是应用 。由水一开始就是形气的生化了 这形气的生化是木的根 将天地之道又作为内 天与地升与降 站地道,水水始升 亥也是水,是木的长生之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五气本本元是没有生数与成数 子午卯酉为四正,秉于中一就是五 一二三四五都是生数 都是本元之五行 他们出于内 出于中宫这些不明 不然后面套进去,精气与形气你们会分不清楚的 这就是五气衍五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干五运 五运六气六十年中 河图就是天地定位对吧 河图本是一个点阵图吧 分内外两个点阵 北方是一六 东方是三八,南方是二七,西方是四九 中,原始是一个五 总数是不是45 你号脉试试,脉行一周是不是45 但这是古人说的,我只是借用而已 这就是天道本元之数 天道本元出于黄道 这中五是对应北斗 在加一个地道之五,就是五十 , 还有一个五就是在无极里面 故是大衍之数本于五十有五。 有五是后人加的,返观出来的。 人类真可怜 是,人类逃不出天地之气的约束 能逃脱了,即刻到月球上去 人类历史以来都在险恶中 我将人类看着是富有一切希望的一面 否则我不会去追求仙道 我在追求我自身的价值观 若我自己内在不在追求,那我跑进山里来干什么 就像我,是人,不是铁打的 哪里有不舒服。就会自己去运气调理。 理法明后,一切运用就是见人见智的 就像我教徒弟上坛施法一样 必要带出去多实证几次 要讲如何因时因地之的应变之法 就像理疗一样,针灸,火罐,点穴推拿 哪一种手段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就用哪一种 就像社会上出得很多奇门书一样 就看谁与作者有缘了,能否读进去 我的大六壬第一本书读进去,就是袁树删的 因正好道观里有有一套老本,是我在省图书观留心找到的,全以道教文化该退还的书类要回来了 80年代我第一次接触了它 后逐渐收集版本 比较版本,找精华类 因此大六壬的好版本书我基本收全了 后再收奇门好版本 五运六气,现在多少人在研究 我在寻找我的阐述思路 毕竟我是道家里面的学习者 立脚点是不同的 很多人,把祝由科一研究,就认为这就是道医了 这样不行的 中医本是道医一脉 怎能分割 就像有位道友,只会时奇门一样 那不完整的 我看阴宅风水,我就是需要全面观 先把要去的地方大的环境,山脉的主象要找到,有时要翻几座山 这就是先要找到祖山 在祖山上取点延伸 这理论还是先观大象,再合小象,再来取气 早上去观运气与山气相结之象 晚上再观罡气所照。 心中有数了 再来察山与向 最后定穴 检验我的就是,地下了 穴下必要见五色土 见了说明在脉上 因此一切所学都在于实际的应用上 五运六气,与地理无关吗,当然有关 天道与地道都是由司天来展象的 五运阐明后,阐六气更复杂 因司天有正化与对化,有左间与右间 所以有的阴宅风水,选好后要等气机到再葬 说简单就是天地人三合 说过程就是要会推算 占象是演算,三绝式是推算 气机所到的宫位不准,说明学艺不精 事理就这么简单。 我不会出错吗,一样会的 所以需要静观其变。课象一出,满盘的神将 有的连地支地盘上的藏干都翻出来了,这就是旁通了 象数学,难的是寻找所藏方 。甲子天道,地道是己卯 子卯是相刑害呀 再分析到天地在宫位上隔三位 天在子位降,地在卯位接 这样理解才通的 由此,天在午为降,地在酉位接 唐以前的易经卦气论注重合天度 宋以后是是日月地之象气学为注重 一个是以黄道为主题,一个是以日月行黄道为背景 两个都在自然观上的 若要研究数理,那就要看《大衍索隐》。学术数,要先明有两大家 两大家都在研究易 儒家抓象与爻变,以数 但儒家的理注意,就带有为帝王服务了 道家将一切爻象全作为通路 阐明象是在变化中,象变数也变, 这一变。有些爻象之理就不通了 一个时代要出一个真命天子 道家的理论接近宇宙本源 统治者当掌权位后,就会改年号 改年号就是要改承接天运的气机 道家不管,以甲子年为元运之起, 三绝式都出于道家的 。六爻,梅花,就是儒道两家 。 太乙,奇门,大六壬 统为盘式 必依12辰次,九宫,八门合在一起的运用 因六爻占法,要依彖象与爻辞 因爻辞后被儒家修改了 定为帝王服务的不可变式 君臣民各有定位 天上一切祥瑞之气都是要为帝王服务的 所以易学为王者服务之道 因此儒家易学就成了官府文化了 再加宋时的朱熹 有一释易,成为理学 易学作为官府文化正式确立 成为理学 一直到明朝 王阳明 我导师唐明邦先生就是承继理学的,后走经学派 潘雨廷教授也是易学世家,他走出来了,他研究的就是象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