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

道医与运气学—吴山道观2020年道医培训招生启示

点击量:   时间:2020-02-20

道医是以中国传统子学文化为最高理论,在“三坟”之典思想下, 后经黄老思想弘扬, 并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法架构下,演绎成为医道同源。   

     要想学好道医,对于很多爱好者来说, 若无基础知识,必须从零开始。

        下面就带你开始道医之旅。

      应广大中医执业医师及中医爱好者邀请,开办本届“道医与运气学”线上学习班。为了让大家成体系的了解掌握运气学,学习班分为两个班组;即零基础班和理法班。(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程度选择学习班组)。带领大家从零基础开始,逐步进入理法应用层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习班釆用网络授课方式,课后在学习群里进行答疑。

 

基础班费用标准:3600元。

理法班费用标准:6800元。

开课时间:二月二十五号。

 

基础班教学大纲

第一讲:如何认识阴阳与五行。

阴阳是指一切事物正、反,对、错相对论下的一个大概念,又具化到气的层面,为阴性、阳性的两种物质区分;五行是阴性与阳性的质,统有五大属性及归类从属。

第二讲:如何认识天干与地支。

由天干而起,应用了数理的本元,由零至九,建立了阴阳五行纳入天干下,给予有序性的展象推演。是我国最早应用天干纪事法。天干共为十数,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到宇宙在阴阳二气的剖判之下,构建了阴阳二气的两大气层。又认识到北斗、二十八宿星,日、月,及五行星等。它们之间既有各自的有序性周期又有相互之间产生作用力往来之向的共用周期,纳入十二地支,表现为时间与空间的互为关系。

第三讲:天天与地支的组合。

天干代表了一切事物的本质之象。故万物之象皆纳入十天干下,归类从属。地支为纪事法。建构或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同时又建构了时间与空间的有序性轨迹。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六十组,建立了阴阳气质与形质,为六十组,构建了揭示一切事物生化反下的有序性组合。故称为甲子六十年纪事法。

第四讲:阴阳五行下的作用力,生、克、制、化。是阴阳五行应用下的作用力。

第五讲:四季与十二节气、七十二侯。四季,为一年有春、夏、秋、冬。它代表了一年下常规气机的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又建立了金、木、水、火、土四大气象位。十二节气构建了一年不变下的七十二侯物,侯纪;故,四季十二节气,七十二侯为常道,即是年年如此之象。

第六讲:北斗与二十八宿十二宫。

北斗九星是道家认识天道观下的紫薇星座。二十八宿星是由七颗各位于时空,东、南、西、北的组合:十二宫又为十二次、十二辰、十二宫,是时间与空间的轨迹。

第七讲:八卦与九宫。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九宫常称为九宫八门。

第八讲:历法。

第九讲:知命、握运,识进退。

课内必备书籍:《素问运气论奥》刘温舒著。参考书藉:《掌决识玄机》。

理法班教学大纲:

总纲:

 

第一讲:道论,一气化三才。源于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才化三元。故道家建立了"函三秉一"论学说体系。

第二讲:阴阳由中剖判,五行由中分化。老子的学生庚桑楚,建立了六衍之法(五音建立)。

第三讲:三元气化的形成。

司天代表天元,司地代表地元,中运代表中元。

第四讲:君臣佑使下的五运六气(论标本)。

第五讲:五运下的太过、不及气化论。

第六讲:六气与司天、在泉下的气化论(正化与对化)。

第七讲:地道主气六步与时同治(亢则害,承则制)。

第八讲:天运三符论。

第九讲:三阴三阳。

第十讲:十干寄宫法,九宫八室。

第十一讲:南北政,南政顺迁,北政逆迁之法。

理法班咨询微信二维码

 

零基础班咨询微信二维码

 

主讲人:西镇吴山道观住持萧至鑫道长

萧至鑫道长简介

中国.陕西.宝鸡陈仓区新街镇.西镇吴山道观住持、监院、宝鸡市太白道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神霄混元派传人,武当纯阳门传人,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宝鸡市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宝鸡市陈仓区道教协会副会长,祖籍湖北武汉,幼承家学,十三岁得父亲传混元派九转七返金液还丹之道,赐法名:混一子。

1981年,进入武汉市道教十方丛林长春观,拜监院韩高超道长为师,并进入武汉道教协会主持道协工作,并参与编写《武汉市道教地方志》工作。

期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导师唐明邦教授门下研究生系,进修研读《中国哲学史》、《中国易经史》,毕业论文是:对《周易参同契》卦气论的初探,得到唐教授高度赞誉。

萧至鑫道长

 

道观官网:

https://www.wushandaoguan.com

道观公众号:吴山道观     

微信公众号wushandaoguan



  •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
    “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
    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
    神仙既是道的化身,
    又是得道的楷模。
    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
    故道教徒既信道德,
    又拜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