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历史

详解“天干地支”的含义

点击量:   时间:2020-10-05

日晷的天干地支刻度

 

中国古代不用阿拉伯数字计时,而用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汉族人民最早、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六十甲子是个很难的东西。

 

 

 

 
甲子纪年法
甲子纪年法又名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六十甲子: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

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

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

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

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

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

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
    “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
    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
    神仙既是道的化身,
    又是得道的楷模。
    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
    故道教徒既信道德,
    又拜神仙。
  •